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各地分站 各地IT卖场
·行业新闻
首页 > 行业新闻 > 详情
我国科学家首创开放式新架构,实现 615 公里光纤量子通信
2023/3/9 作者:远洋 文章来源:IT之家 

      3 月 9 日消息,从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官方公众号获悉,近日,该院袁之良团队,利用光频梳技术首次实现开放式架构双场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完成 615 公里光纤量子密钥分发实验。该架构在确保量子通信安全性的同时,能大幅降低系统建设成本,为我国建设多节点广域量子网络奠定基础。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

量子密钥分发基于量子物理的基本原理和一次一密的加密方式,可实现无条件安全通信。2018 年英国东芝欧洲研究所提出新型双场协议,使得安全成码率以信道衰减的平方根线性下降,在无中继的情况下可突破码率界限,是实现 500 公里以上光纤量子通信的可行方案。

双场协议的实现需要两个异地的独立激光源在第三方远程节点处实现稳定的单光子干涉,但通信双方激光源的微小频差与长距离光纤造成的快速相位漂移都对干涉有重要影响。目前,传统的方案是在遥远两地间架设服务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然后通过时频传输或者光学锁相环等技术,完成两地激光源的频率锁定,这种闭合光纤架构(见图 a)非常不利于多节点的广域量子保密网络应用。

 

a)传统闭合光纤架构;b)北京量子院研发的开放式架构

袁之良团队基于自主开发的相干边带稳相与异地激光源频率校准技术,研制出首个开放式架构、无需服务光纤的新型双场量子密钥分发系统(见图 b),实现了低损耗光纤四百公里级、五百公里级、六百公里级的安全成码,并且打破无中继量子密钥分发的码率界限,还成功演示了臂长差为百公里的量子密钥分发实验(目前最长臂长差记录)。

相较之前的实验成果,量子信号光的相位漂移速率降低 1000 多倍,大大降低相位参考光的噪声影响,有助于光纤量子密钥分发距离向千公里级别突破。基于光频梳的开放式架构有利于未来构建多用户多节点的城际量子保密网络,并对基于单光子干涉的分布式量子网络具有重要意义。

行业新闻
《共德IT商家大全》202 2025/3/27
希捷酷狼NAS社区、极空间 2023/12/29
智变·同行 2023/12/19
跨越·不设限---让美好发 2023/8/19
我国成功研制多色微型化双光 2025/8/22
工信部等三部门发布《稀土开 2025/8/22
我国首个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 2025/8/22
我国利用缪子成像为煤矿采空 2025/8/21
我国科研团队在“可燃冰”大 2025/8/21
中国 7 月用电量首破万亿 2025/8/21
技术平台
专业音响系统在使用时需注意 2020/10/14
Wi-Fi信道就像高速公路 2020/8/1
透明LED显示屏选购指南 2020/7/22
如何打造小影厅的高品质声音 2020/7/22
COB显示屏及LED显示屏 2020/6/3
路由器可以一直不关还是需要 2020/6/1
LED透明屏与LED玻璃屏 2020/5/16
买音响五点基本须知 2020/4/17
家用投影机亮度应该怎样选择 2020/4/17
高清矩阵切换器无缝切换不黑 2020/4/16
版权所有:共德IT网 www.gongdeit.com
鲁ICP备140196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