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各地分站 各地IT卖场
·行业新闻
首页 > 行业新闻 > 详情
我国科学家实现 400°C 以下太阳能天然气制氢与脱碳
2023/3/13 作者:长河 文章来源:IT之家 

制氢技术是氢能产业的源头,对氢能产业链的整体布局与发展颇为重要。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近日首次实现了 400°C 温和条件下“净零排放”的天然气制氢原理突破。

据介绍,通过有序分离氢气和 CO2 产物,天然气制氢反应温度由传统的 800-1000°C 降至 400°C 以下,实现了 99% 以上甲烷直接转化为高纯氢与高纯 CO2,并实现了基于化石能源的制氢与脱碳的完全协同。制氢与脱碳能耗下降幅度达 20-40%。基于此,该工作结合商业化中温槽式聚光技术,实现了太阳能驱动的天然气制氢与脱碳,进一步减少化石能源制氢的碳足迹,展示了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互补实现可持续氢能利用的可行性。反应温度的降低使工业余热与氢能的结合成为可能。迄今为止,研究人员已完成了超过 6000 次的稳定循环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并初步展示了技术转化应用的广阔前景。

该工作由中科院院士、工程热物理所研究员金红光团队完成,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能源有序转化”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的支持。科研人员围绕科学中心项目主线,原创性地提出了“热化学多产物有序分离耦合中低温热能品位提升”的热力学新思路,在降低反应温度、提高甲烷转化率与选择性、低能耗捕集二氧化碳、设备小型化等方面实现了系列重要突破。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上。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研究员郝勇表示,天然气与太阳能结合制备“净零排放”氢能,展示了低碳、可再生能源技术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符合我国能源结构特点的化石能源低碳利用新模式,对低碳发电、工业余热利用以及太阳能、风能、生物质沼气等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这一成果,研究通过所得低碳氢与天然气掺烧,可有效提高火电厂发电效率并降低碳排放;以天然气为氢能载体实现加氢站内按需制氢,有望降低基础设施投资及氢能制、储、运成本,并实现 CO2 集中资源化利用。另外,本成果可实现 500℃以下工业余热的高价值、低碳利用。本研究有望助推能源结构的脱碳、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加速发展,并将为解决氢能制、储、运全链条瓶颈提供新思路。当前,该团队正努力推动本成果的产业化,日产百公斤级氢气的原理样机正在研制中。

行业新闻
《共德IT商家大全》202 2025/3/27
希捷酷狼NAS社区、极空间 2023/12/29
智变·同行 2023/12/19
跨越·不设限---让美好发 2023/8/19
我国成功研制多色微型化双光 2025/8/22
工信部等三部门发布《稀土开 2025/8/22
我国首个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 2025/8/22
我国利用缪子成像为煤矿采空 2025/8/21
我国科研团队在“可燃冰”大 2025/8/21
中国 7 月用电量首破万亿 2025/8/21
技术平台
专业音响系统在使用时需注意 2020/10/14
Wi-Fi信道就像高速公路 2020/8/1
透明LED显示屏选购指南 2020/7/22
如何打造小影厅的高品质声音 2020/7/22
COB显示屏及LED显示屏 2020/6/3
路由器可以一直不关还是需要 2020/6/1
LED透明屏与LED玻璃屏 2020/5/16
买音响五点基本须知 2020/4/17
家用投影机亮度应该怎样选择 2020/4/17
高清矩阵切换器无缝切换不黑 2020/4/16
版权所有:共德IT网 www.gongdeit.com
鲁ICP备140196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