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各地分站 各地IT卖场
·行业新闻
首页 > 行业新闻 > 详情
数据存储领域重要突破:芝加哥大学团队在 1mm 晶体上存储数 TB 数据
2025/2/21 作者:清源 文章来源:IT之家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团队在数据存储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 成功在一个仅一毫米大小的晶体立方体内存储了 TB 的数据。研究人员利用晶体中的单原子缺陷,将数据的二进制 1 和 0 存储在其中,从而实现了这一壮举。

长期以来,数据存储依赖于在“开”和“关”两种状态之间切换的系统,但传统存储方式中,存储这些二进制信息的组件尺寸受限,限制了设备的存储容量。

芝加哥大学普利茨克分子工程学院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突破性方法,成功展示了如何利用晶体中的缺失原子,将数据存储在小至一毫米的空间内,存储量达到数 TB。

论文的第一作者、钟教授实验室(音译)的博士后研究员莱昂纳多・弗朗萨表示:“我们找到了一种方式,将辐射剂量计量中的固态物理应用与量子领域的研究结合起来,尽管我们的工作并不完全属于量子研究。

该研究发表在《纳米光子学》期刊上,探讨了如何利用原子级别的晶体缺陷作为单独的存储单元,将量子方法与经典计算原理相结合。

在钟天(音译)助理教授的带领下,研究团队通过将稀土离子引入晶体,创新性地开发了这一存储方法。具体来说,他们将镨离子(praseodymium ions)融入氧化钇晶体(yttrium oxide crystal)中。这一方法也可扩展到其他材料,因稀土元素具有多种光学特性。

该存储系统通过紫外激光激活,激光使稀土离子获得能量,释放电子,而这些电子被困在晶体的自然缺陷中。通过调控这些缺陷的电荷状态,研究人员创造了一个二进制系统,带电缺陷代表“1”,未带电缺陷代表“0”。

晶体缺陷曾在量子计算中作为潜在的量子比特得到关注,但芝加哥大学的研究团队更进一步,发现了如何将这些缺陷用于经典存储

弗朗萨表示:“虽然量子系统研究需求旺盛,但同时也有提高经典非易失性存储容量的需求。我们的工作正是在量子和光学数据存储的交界处展开的。”

研究人员认为,这一突破有望重新定义数据存储的极限,为经典计算领域带来超小型、高容量的存储解决方案。

行业新闻
《共德IT商家大全》202 2025/3/27
希捷酷狼NAS社区、极空间 2023/12/29
智变·同行 2023/12/19
跨越·不设限---让美好发 2023/8/19
我国成功实现碳-14全产业 2025/7/18
我国发现新稀土矿物“钕黄河 2025/7/18
华为全联接大会 2025将 2025/7/18
华为宣布将在2025 世界 2025/7/18
攻克我国量子计算芯片生产难 2025/7/17
中央第四指导组围绕整治利用 2025/7/17
技术平台
专业音响系统在使用时需注意 2020/10/14
Wi-Fi信道就像高速公路 2020/8/1
透明LED显示屏选购指南 2020/7/22
如何打造小影厅的高品质声音 2020/7/22
COB显示屏及LED显示屏 2020/6/3
路由器可以一直不关还是需要 2020/6/1
LED透明屏与LED玻璃屏 2020/5/16
买音响五点基本须知 2020/4/17
家用投影机亮度应该怎样选择 2020/4/17
高清矩阵切换器无缝切换不黑 2020/4/16
版权所有:共德IT网 www.gongdeit.com
鲁ICP备140196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