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各地分站 各地IT卖场
·行业新闻
首页 > 行业新闻 > 详情
国家知识产权局: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有效发明专利达97.9万件 占国内有效专利的35.2%
2022/7/14 作者:知言 文章来源:人民邮电报 

国新办7月1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上半年我国知识产权相关工作情况。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说,当前,我国知识产权发展态势稳中有进、质量提升,上半年知识产权创造趋势平稳。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39.3万件,受理PCT国际专利申请3.3万件;商标注册量达367.4万件,完成各类商标评审案件审理21.7万件。

其他数据方面,胡文辉介绍,上半年,我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47.3万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38.3万件;中国申请人通过《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协定》提交外观设计国际申请353件;国内申请人提交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2699件;截至6月底,我国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申请累计达7.4万件,发证5.7万件。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水平提升,专利商标质押融资服务“小微”特征显著。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金额为1626.5亿元,同比增长51.5%,惠及企业9760家,同比增长68%。其中1000万元以下的普惠贷款惠及中小企业6951家,占惠企总数的71.2%,同比增长111.7%。

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司长葛树介绍了我国数字经济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情况。葛树介绍,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等新兴技术领域蓬勃发展,相关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也在不断增加。

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整体情况来看,截至2021年底,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有效发明专利达到97.7万件,是2016年的2.8倍,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的比重达到35.2%。从区域分布来看,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呈现出“三强鼎立”的态势,三个区域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有效量占国内的72.4%;成渝地区发展潜力大、增速最快,近五年平均增速达到27.9%。从创新主体来看,企业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有效量占国内的73.1%,成为带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同时,我国在数字经济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以人工智能为例,2021年,我国在中国、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世界五大知识产权局获得授权的人工智能发明专利达到5.7万件,是2016年的5.1倍,年均增长38.5%。近日,德国专利商标局发布的报告也显示,2021年,在与数字化相关的数字通信等技术领域,中国在德国的专利申请公开量较上年明显增加,优势地位不断巩固。

行业新闻
《共德IT商家大全》202 2025/3/27
希捷酷狼NAS社区、极空间 2023/12/29
智变·同行 2023/12/19
跨越·不设限---让美好发 2023/8/19
全球首个电驱动钙钛矿激光器 2025/8/29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 2025/8/29
谨防兼职工作者沦为电诈工具 2025/8/29
我国科学家研发出可智能实现 2025/8/28
国内首个专用光量子计算机制 2025/8/28
工信部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 2025/8/28
技术平台
专业音响系统在使用时需注意 2020/10/14
Wi-Fi信道就像高速公路 2020/8/1
透明LED显示屏选购指南 2020/7/22
如何打造小影厅的高品质声音 2020/7/22
COB显示屏及LED显示屏 2020/6/3
路由器可以一直不关还是需要 2020/6/1
LED透明屏与LED玻璃屏 2020/5/16
买音响五点基本须知 2020/4/17
家用投影机亮度应该怎样选择 2020/4/17
高清矩阵切换器无缝切换不黑 2020/4/16
版权所有:共德IT网 www.gongdeit.com
鲁ICP备140196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