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算力大会成果发布会7月31日在济南举办,大会发布了包括《2021—2022年中国算力建设网络传播分析报告》《面向东数西算的算力网络关键技术白皮书》《算力网络部署实践白皮书》在内的一系列成果以及相关行业应用。
据悉,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59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超过150EFlops(每秒浮点运算次数),算力正在从航空航天、地质勘探、气象预测等尖端领域,向工业、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渗透。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刘郁林对推动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算力标准顶层设计,推进高端芯片、超算等领域的研发突破,解决国家“卡脖子”和行业共性技术难题。二是加速研究成果转化落地。持续探索成果转化路径,深入推动全社会上云、用数、赋智,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三是构建产业协同发展格局。持续完善算力产业生态,全面构建“政产学研用”算力协同创新体系,完善算力产业供需对接,构建互利共赢的产业新生态。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在会上发布了全球首张确定性网络2.0版及应用场景。他指出,确定性网络2.0首次实现确定性业务的统一编排、动态测量与标定、实时秒级调度,打造“确定性网络﹢”生态,提供“确定性网络﹢能源大数据”“确定性网络﹢智慧交通”“确定性网络﹢远程医疗”“确定性网络﹢产教融合”等多种能力并对外提供服务,支撑“东数西算”“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重大战略。
山东省通信管理局局长张洪溢在致辞中表示,山东省高度重视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连续三年对集聚效应强、产业带动作用突出的数据中心进行奖补,取得了显著成效。上半年5G基站总数突破13万,完成年计划的81.3%;千兆宽带用户达到631万户,10G PON及以上端口达到63.8万个,均提前完成全年目标。山东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长孟强对同期发布的《山东一体化算力网络建设行动方案(2022—2025年)》进行了解读。
根据《2021—2022年中国算力建设网络传播分析报告》,今年上半年,互联网上与中国算力建设有关的重点新闻报道及转载量共计1533万条。微博成为算力建设传播的主要平台,数据中心、智能、算力、产业、东数西算等成为媒体报道的高频词汇。
会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与山东重工、浪潮集团、华为等行业龙头企业分别发布了算力领域优秀成果。首届中国算力大会成果发布会由工信部新闻宣传中心(人民邮电报社)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承办,行业内领军企业、媒体代表参加了此次发布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