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各地分站 各地IT卖场
·行业新闻
首页 > 行业新闻 > 详情
我国科学家从零设计“人工神经开关”,成果登上《细胞》:两项世界首次
2025/10/22 作者:故渊 文章来源:IT之家 

西湖大学于 10 月 17 日宣布其生命科学学院卢培龙研究团队在《细胞》期刊发表重大突破,历时六年实现两项“世界首次”—— 首次实现电压门控阴离子通道的精确从头设计、首次完成人工设计离子通道蛋白的体内实验。

卢培龙研究团队联合李波等校内团队,历经六年攻关,在世界上首次通过“从头设计”的方法,成功创造出一种功能完整、可调控的电压门控阴离子通道(dVGAC)。

这一突破标志着蛋白质设计领域从构建静态结构,迈入了创造能响应外界刺激的动态功能蛋白的新纪元。

离子通道是镶嵌在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如同细胞的“智能门禁”,负责控制离子进出,对神经传导、心跳等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从头设计这种复杂的动态蛋白极具挑战。

团队首先利用计算模拟设计出一种由 15 根 α 螺旋构成的五聚体“倒漏斗”形骨架,该结构在自然界中前所未见,为通道的动态开合提供了稳定基础。冷冻电镜技术证实,合成的蛋白质结构与设计模型高度吻合,误差仅为原子级别。

该设计的核心在于“闸机”的构建。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在通道内部引入三层、共 15 个带正电的精氨酸,作为响应电压变化的“传感器”和筛选离子的“过滤器”。

实验证实,当电压达到特定阈值(40 毫伏)时,该人工通道能被成功激活,选择性地允许阴离子通过。这一成果首次实现了对动态功能跨膜蛋白的精确设计,解决了该领域的长期挑战。

更重要的是,该人工通道具备超越自然的“可调控性”。研究人员通过对关键氨基酸进行单点突变,成功将通道的激活电压从 40 毫伏降至更贴近生理条件的 20 毫伏,并能精确调整不同离子的通行优先级。这种“可编程”特性展示了从头设计的巨大潜力,使其有望成为灵活的科研工具。

为验证其生理功能,团队与神经生物学家合作,首次在国际上将从头设计的跨膜蛋白应用于活体动物实验。他们将人工通道蛋白注射到小鼠大脑中,成功观察到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显著降低。

这一结果证实,人工设计的离子通道“活”了,它能在复杂的生理环境中发挥作用,为未来开发针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新型蛋白质药物和精准疗法奠定了坚实基础。

行业新闻
《共德IT商家大全》202 2025/3/27
希捷酷狼NAS社区、极空间 2023/12/29
智变·同行 2023/12/19
跨越·不设限---让美好发 2023/8/19
我国科学家从零设计“人工神 2025/10/22
前三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 2025/10/22
华为预告今日发布鸿蒙操作系 2025/10/22
芯华章宣布这一大型EDA工 2025/10/22
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研究院七项 2025/10/21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服务业标 2025/10/21
技术平台
专业音响系统在使用时需注意 2020/10/14
Wi-Fi信道就像高速公路 2020/8/1
透明LED显示屏选购指南 2020/7/22
如何打造小影厅的高品质声音 2020/7/22
COB显示屏及LED显示屏 2020/6/3
路由器可以一直不关还是需要 2020/6/1
LED透明屏与LED玻璃屏 2020/5/16
买音响五点基本须知 2020/4/17
家用投影机亮度应该怎样选择 2020/4/17
高清矩阵切换器无缝切换不黑 2020/4/16
版权所有:共德IT网 www.gongdeit.com
鲁ICP备14019688号